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哈尼族民间歌舞

哈尼族民间歌舞

关键词:哈尼族,歌舞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哈式传媒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moji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480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哈尼族无文字,但诗歌、舞乐、神话、传说等民间文学较丰富,其先民通过用说唱的形式世代口耳相传。其中,叙事长诗《洛奇络耶与扎斯扎依》即是流传在墨江境内的哈尼族碧约人中的一部伟大史诗。主要舞蹈有:大鼓舞、扭鼓舞、扭舞、色尼尼、瓢摸旋、竹筒舞、棕扇舞等等。主要器乐有:斗尼、扎比、三弦、四弦、把乌、响篾、稻杆、叶号、竹脚铃、牛皮鼓、唢呐、锣等。主要歌调有: 腊答(碧约)、哈巴卡、阿迷车(白宏)、玉故赊(豪尼)、“哈巴”(叙事歌)、“阿茨”(山歌)、“然咕差”(儿歌)、“阿尼托”(摇儿歌)、“然米比”(婚礼歌)、“迷煞维”(丧事歌)和“莫丕差”(祭祀歌)等。哈尼族的歌舞以民间口头文学一样,源于劳动生产生活中,源于社会发展历史;一直以活的形态流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,它不论生产上的节令,生活上的人生礼仪,婚、丧、节庆等各种民俗和宗教活动,无不与舞蹈相互渗透。 

哈尼地区存在大量的、在山间田野即兴演唱的民歌,称作“阿茨”、“阿其”或“阿勒儿”等。这种歌常以歌唱爱情、歌唱劳动或生活所感为主要内容,曲调嘹亮舒展,旋律优美动人。由于演唱方式和场合的不同,阿茨又有大声唱和小声唱之分:大声唱的多属于山间放歌形式,一般曲调高亢明亮,情绪饱满而欢快;小声唱的多为低声浅唱的情歌,常用假嗓演唱。有的也可以载歌载舞,非常欢愉、活泼。

哈尼族民间舞蹈按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:一是原始古老的祭祀舞蹈和悼念舞蹈;如舞蹈《色尼尼》是哈尼族豪尼人老人死后举行“打摸搓”仪式中跳的舞蹈。是豪尼人哀悼死者的一种特殊形式。舞蹈以唢呐、鼓、、锣伴奏,节奏性强,原始古朴。参加跳《色尼尼》人数的多少,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死者及其家属在群众中的为人、影响及经济情况。跳舞的人越多,死者家的人越觉得光彩。“打摸搓”是一种祭祀性舞蹈,一般要进行三天。第一天下午当死者的亲属围着死者家的房子绕三圈后,(女的头顶一件好上衣)就到村内较平敞的地方,围着锣、鼓手,随节奏缓缓转一圈就结束了。第二天是舞蹈的高潮,早上、中午、下午各跳一次。下午最为热闹,要跳到夜间才结束。第三天在要把死者抬出去前,跳一次就结束了。卡多人的“飘摸旋”以示对死者的缅怀哀痛,反映出祖先崇拜,人死灵魂永存的原始宗教观念。二是反映生产技术的劳动舞蹈;《扭鼓舞》、《阿迷车》《面瓜冬瓜》。三是表现节日喜庆的自娱性舞蹈。四是模拟仿实的表演舞蹈和儿童舞蹈。这些舞蹈真实、形象、生动地反映了客观事物,但是有的舞蹈同时兼有两种性质和作用,在哈尼族中最有代表性的歌舞有:“呓故书”、《色尼尼》(打摸搓)、《奥勒奥尼比来》(求物手饰)、《织线舞》、《奥勾勾》、《蹦蹦嚓啦》(唱唱跳跳)、《厄吃厄》(拔秧舞)、《苦奴早》(火把节)《酒米歌》、《阿高早老》(月亮出来了)等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588 传真:商务合作QQ45177403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 邮编:102209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